改革开放40年来,中国与全球深度融合共同发展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,中国将继续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,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。2015年以来,进出口银行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,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建设。未来,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努力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独特作用,为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3~6页。
改革开放40年来,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,在不断融入国际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,以开放、参与、融合、贡献等理念与行动,在构建国际能源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从我国参与能源治理的现实性出发,基于国际能源治理理念与能源治理基本框架,分析我国的能源治理理念与能源治理体系建设进展,提出我国可以G20机制为平台、构建国际绿色能源治理格局的政策建议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7~12页。
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,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金融周期顶部,是去杠杆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,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,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,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,金融领域也需稳步有序地推进改革开放进程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13~17页。
目前,中国和欧盟分列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,双方经济依存度高、互补性强,在全球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本文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,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。尤其是通过对双边贸易和投资,以及双边经贸治理体制发展的全面详尽分析,描述了个中变化、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。并结合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展望了中欧未来的合作前景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18~24页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中拉经贸合作经历了累积期、跨越期和主动构建期三个发展阶段,拉美地区由中国对外贸易的“边缘地带”逐步演变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现实共建者。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拉合作创造了需求,提供了资源,推动了机制建设,并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。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,中拉共同利益有望继续扩大,中拉经贸合作具有广阔前景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25~29页。
美元流动性收紧引发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,市场“羊群效应”在其中起到较大的推波助澜作用,危机很多时候是“自我实现”的,例如近期发生的阿根廷比索、土耳其里拉危机。分析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的可能演变,对我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防范具有借鉴意义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30~35页。
长期以来,中国运用对外援助方式促进非洲提升其贸易能力,开展对非促贸援助的方式也逐渐丰富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形势给中国对非促贸援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。建议未来中国对非促贸援助应加大力度关注境外园区规划、引导中非产能合作,以及推动与非洲国家的生产标准互认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36~39页。
2018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的第五年,波兰一直是“16+1”机制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积极响应者,中国与波兰合作进展持续深入。分析波兰加入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动因和当前中波关系中的主要问题,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。具体内容请见《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》2018年第六期第40~46页。